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学会学术 科技赋能

省自然资源学会与省国土空间规划院联合开展自然资源科技调研考察活动

来源: 河南省自然资源学会 时间: 2025-03-25

  3月20日至21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杨建波带队,联合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专家团队,先后赴洛阳农林科学院和嵩县陆浑湖观测站,聚焦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展科技调研。

9860527041231

  3月20日,调研组一行8人抵达洛阳农林科学院,围绕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技术开展深度交流。调研组参观了旱地小麦育种、牡丹种质创新等成果展厅,并在智慧农业系统展示区与农林院专家深入探讨耕地生态保护技术。座谈会上,农林科学院专家重点展示了耐旱作物选育、豫西水土保持技术及特色樱桃产业链等成果。省规划院张玉柱主任结合全省园林草地分等定级实践案例,分享了自然资源管理与农业科技融合的实践经验,双方就跨领域协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调研组随后考察了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试验基地,实地观摩50余组模拟不同降水梯度的试验田及可移动式抗旱大棚设施。基于12组对照试验的动态监测数据,双方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氮循环等关键指标的标准化监测方法上达成技术共识,为生态农业评估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最终形成三项合作意向:共建农业生态数据共享平台、联合申报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项目、探索自然资源技术与农业科技融合路径,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8020054665906495

  3月21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学会与省规划院联合调研组转赴嵩县陆浑湖水生态遥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围绕生态资源监测技术创新开展专题调研。在观测站王超研究员的引导下,调研组实地考察水质、鸟类及气象监测区,深入了解“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的运行效能。该平台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技术,实现毫米级气象监测、水质实时分析及鸟类AI识别,显著提升生态数据采集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座谈会上,观测站王正博士系统介绍了研究成果,学会秘书长杨建波结合主持的省级科研项目,强调观测数据对揭示气候变化与耕地质量关联规律的重要支撑作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科技协同,双方达成两项合作共识:一是共建黄河流域生态数据共享平台,整合连续监测数据与国土空间本底数据,推动多源信息融合应用;二是联合开展“遥感+耕地土壤质量”试点研究,探索流域治理新技术路径。

  本次联合调研活动历时两天,覆盖了农业科技与生态监测两方面,凸显了科技赋能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方向。通过对洛阳农林科学院和陆浑湖水生态观测站实地考察,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农业科技与生态保护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通过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开展试点研究合作,积极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 + 数据”双引擎支撑。

供稿人:省自然资源学会杨建波

审核人:学会学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