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17日,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2025 年学术年会在开封市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核学会指导,河南省核学会、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省科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邓建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等出席会议。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省科协二级巡视员万伏牛,省核学会理事长范家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秘书长杨来生主持开幕式。
范家霖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由四川、甘肃、陕西、新疆、山西、湖南、湖北、河南八个省(区)核学会组成的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每年一届的学术年会,院士与知名专家云集,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核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活动。河南省核学会作为今年年会的承办方,将全力办好本次年会。
高克立在致辞中表示,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是在中国核学会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学会联合体,自2016年成立至今,定期召开学术年会,为联合体各单位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核学会作为指导单位,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体工作。
万伏牛在致辞中表示,这次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学术年会在河南召开,对河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位专家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深入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探讨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创新,努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希望河南省核学会和核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主动向院士专家请教,向兄弟省核学会学习,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我省核科技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红星在致辞中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创新日益成为河南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河南在核技术与产业应用方面亮点颇多,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交流与研讨,将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科学院在核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我国核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重庆市核学会加入联合体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兼重庆市核学会理事长在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宣言上签字。
本次年会以“菊韵悠悠汴京城聚才俊,核光熠熠中西部创未来”为主题,设置院士、专家主场报告和七个分会场报告交流活动。邓建军院士、吴宜灿院士在主会场分别作《创新 高效 可持续 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科技创新模式与麒麟刀研发创新实践》主旨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吴宏春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韩星敏分别作《反应堆物理分析研究与软件自主研发》《引“核”入医,支撑医疗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报告。
七个分会场报告涵盖核物理与加速器、核技术应用、核医学、核燃料/材料与放射化学化工、同位素、核科普与公众沟通等关键领域,不仅交流和展示了中西部各省(区)核科技领域的科研成就,也为核科技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学术界、产业界和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为进一步推动合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自中西部地区核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事业单位3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供稿人:刘丽华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