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河南赛区(漯河)选拔赛在漯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圆满落幕。这场汇聚全省科技少年智慧的赛事,不仅展现了青少年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风采,更以“科普+赛事”模式为漯河注入了强劲的科技活力与城市影响力。
【多地选手同场竞技,漯河选手斩获多项殊荣】
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洛阳、平顶山、南阳等8个地市的380支参赛队伍、462名选手(其中漯河市48支代表队、71名选手)同场竞技。赛场上,选手们操控着自主设计编程的机器人,在“文明启航”“星空竞技场”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机”智对决。经过激烈比拼,大赛决出冠、亚、季军30支队伍,其中漯河市选手表现亮眼,斩获2项冠军、1项亚军、2项季军,这些优胜队伍将直接晋级8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多方协同联动,全链条服务为赛事保驾护航】
本次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指导,漯河市科协、教育局联合主办,机器人运动协会承办,西城区管委会协办。市委副秘书长孟新建,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石红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东、西城区党工委书记谢闯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观摩指导。从赛事场地安排到设备调试保障,从选手餐饮供应到医疗应急响应,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卫健等多部门紧密协作,以“全链条服务”模式为赛事保驾护航。
【“科普+赛事”模式,构建青少年科创培育体系】
漯河市科协以“科普教育+赛事孵化”模式为基础,积极构建“市级赛事-省级选拔-全国竞技”晋级通道。本次大赛期间,选手们展示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创新思维,“飞跃太空”初中组选手操控无人机识别二维码进行定位飞行,使无人机精准完成平移穿越、升降变向等各项指定任务。“文明启航”小学低龄组选手则化身“星际拓荒者”,现场抽取任务卡后快速编程调试,使机器人灵活执行“新建家园”积木搭建、“星植培育”轨迹规划、“智取火种”红外感应等趣味任务。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石红伟介绍:我们通过在“双减”课堂开设机器人相关课程、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等组合拳,致力构建“学校教育改革+社会科普联动+实践赛事驱动”的培育体系。下一步,市科协将积极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争取举办更多高层次、有影响的科技竞技类赛事,努力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机器人创新赛事成为沙澧大地闪耀的科创名片。
供稿人:周慧敏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