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3 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实践课的下课铃声响起,科技馆暑期活动第一期正式画上圆满句号。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穿梭于非遗文化的古韵与现代科技的奇妙之间,用稚嫩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夏日记忆。
非遗文化体验环节中,漆扇制作课上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孩子们素白的扇面,小心翼翼地放入颜料桶内,缤纷美丽的颜色在扇骨间晕染开来,原本单调的白扇渐渐绽放出传统工艺的灵动。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绘制的漆扇相互展示时,扇面上的花纹仿佛随着笑声活了过来,鲜明的色彩在午后阳光下折射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
扎染课堂则充满了惊喜与期待。白色T 恤在蓝靛染料中几经沉浮,孩子们按照古法技艺反复折叠、捆绑,拆开棉线的瞬间总能引发阵阵欢呼 —— 有的衣服晕染出星空般的渐变纹路,有的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图案,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然杰作”。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不用画笔,也能让衣服变得这么酷!”
科技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无人机制作课上,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组装机身、连接电池,当亲手搭建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时,仰头观望的小脸上写满了自豪。随后的飞行比赛中,无人机群在馆内上空划出一道道灵动的弧线,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小小的飞行器承载着孩子们对天空的向往。
最后一课的“小小讲解员” 活动,让孩子们完成了从参与者到传播者的转变。他们提前预习设备原理,对着展品反复练习解说词,面对游客时虽略带羞涩,却能清晰地介绍杠杆原理、电磁效应等科学知识。在 “模拟龙卷风” 模拟实验台旁,小小讲解员在讲解下同步操作仪器,一个“巨大”的龙卷风形成了,围观的小观众们发出阵阵惊叹。
据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期活动通过“非遗 + 科技” 的融合模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随着第一期活动落幕,第二期活动将于 7 月 16 日启动,将为其他未参与的小朋友带来精彩的课程。
供稿人:市科技馆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