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科普流量明星

科普·流量明星||你还在用网红无效除醛法吗?最新科学去甲醛的攻略来了!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5-08-07

4f36c95e841ee5dbcce8f0f886553db.jpg

  最近,“甲醛”一词频频登上热搜:女孩因收藏数百枚“吧唧 徽章”(圆形动漫徽章)导致卧室甲醛超标送医;

  #快递纸箱 甲醛#引发热议;更早些时候的#杭州甲醛房#事件也让人心有余悸。

  一、为什么这些日常物品会变成甲醛源?

  答案藏在炎热的夏天里——高温高湿的天气,正是甲醛加速释放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堆在墙角的快递箱,还是挤满收纳盒的吧唧徽章,都可能在这个季节悄悄释放更多甲醛。

  案例中,女孩卧室甲醛浓度接近国标2倍;而在夏季闷热环境下,快递纸箱中甲醛释放量可能飙升50%以上!

  二、为何夏季成了甲醛的“狂欢季”?

  1.高温是加速器:

  温度每升高8℃,甲醛的释放速度会翻倍。炎炎夏日,室温轻松突破30℃,甲醛释放自然“火力全开”。

  2.高湿是催化剂:

  当空气湿度超过70%时,板材、胶水中的甲醛更容易“跑”出来,渗出量显著增加。雨季和空调房的闷湿环境,更是给了甲醛绝佳机会。

  3.密闭是温床:

  为了享受空调凉风,我们常紧闭门窗。殊不知,这会让释放出的甲醛无处可逃,浓度可能在几小时内就快速飙升。

  甲醛并非“焊死”在物体里。很多劣质纸箱、徽章背胶中使用的“脲醛树脂胶”,就像一个甲醛“小仓库”。高温高湿就像按下了“释放键”,让这个仓库持续分解,不断释放出游离的甲醛气体。

  三、身体拉响的“甲醛警报”:别误当小毛病!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尤其在特定房间(如新装修房、密闭置物间)里更加明显,而离开后就会缓解,那就要警惕可能是甲醛超标:

  1.呼吸道:总觉得喉咙干痒、想咳又没痰(晚上可能更厉害),或者感觉喉咙有东西堵着(注意有没有其他过敏原)。

  2.眼睛:无缘无故流眼泪、眼睛干涩发红(小朋友可能会频繁揉眼睛)。

  3.皮肤:脖子、手腕这些露在外面的地方,突然冒出红疹子,痒痒的。

  4.精神头:注意力很难集中,感觉昏昏沉沉,午睡后反而更累。

  关键信号:如果离开这个房间后,不舒服的感觉有所减轻,这很可能是甲醛在作祟!

  四、流行的除醛法?小心掉进这些“坑”!

  X网传各种绿植可以除醛?杯水车薪!

  绿萝等植物确实能吸收一点点甲醛,但效果微乎其微。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证明:在一个20㎡的房间想靠绿植除掉90%的甲醛?你需要密密麻麻地摆上60盆绿植!这简直是把家变成植物大棚。

  X柚子皮、洋葱?嗅觉欺骗大师!

  它们只是用强烈的气味盖住了甲醛的刺激性味道,根本没有分解或去除甲醛的能力。大量堆放不仅没用,反而可能腐烂发霉,带来新的污染。

  X活性炭静置?小心变“污染弹”!

  普通活性炭吸附甲醛的能力有限,通常48小时左右就“吸饱”了。如果不定期拿到太阳下充分暴晒“再生”,吸满的活性炭会把甲醛重新吐回空气中,变成新的污染源。市面上很多活性炭效果还未必达标。

  X光靠通风?治标难治本!

  甲醛在室内有“三重身份”:飘在空气中的(游离态)、粘在家具表面的(吸附态)、深藏在物体内部的(结合态)。开窗通风主要能带走游离态的甲醛。但对危害最大、释放最持久的结合态甲醛(藏在板材、胶水里),通风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五、科学除醛,这样做更靠谱!

  面对甲醛,与其恐慌,不如科学应对。专家表示,除甲醛第一步是源头控制,第二步是通风稀释,第三步则是净化控制。

  1.源头拦截:给风险物品“立规矩”

  吧唧徽章:风险主要在背胶(常用含甲醛的脲醛树脂胶)。新买的徽章,拆封后先通风晾晒3天再收纳。

  尽量选择磁吸款,替代需要胶贴的款式。

  快递纸箱:油墨和胶水在高温高湿下易释放甲醛。拆完快递,纸箱尽快处理掉!如果实在需要暂时存放,请务必将其放在阳台等通风处。

  “捏捏乐”等软胶玩具:警惕劣质工业胶水。购买时闻气味,有刺鼻异味的坚决不要买。

  2.加速释放:高温熏蒸“逼”出来

  在柜子/盒子里放一个加湿器(或一碗热水)和一个小型取暖器(设置60℃左右),关门关盒熏蒸2小时。

  然后彻底开窗通风1小时,把“逼出”的甲醛排走。

  原理:人为制造高温高湿环境,迫使深层的结合态甲醛加速释放,效率远超普通通风。

  注意:只适用于耐高温的物体和较小空间! 操作时人必须离开房间/远离处理区域,确保安全。

  3.分解清除:选对工具事半功倍

  物体表面:用弱碱性的肥皂水(pH值9-10) 经常擦拭家具、台面等。肥皂水能与甲醛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空气中:开启带有真正甲醛分解滤芯的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

  抽屉、柜子角落:放置改性活性炭包(添加了二氧化锰MnO₂等催化剂,能促进甲醛分解)。记住每月至少暴晒4小时“再生”一次。

  4.长效防护:控制湿度是关键

  梅雨季节或潮湿天气,使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60%以下,能有效抑制甲醛释放。也可以在房间角落放几盆敞开的水(甲醛微溶于水),虽然溶解量有限,但作为辅助调节湿度的手段,记得每周最少换水2次,防止滋生细菌。

  5.儿童、孕妇家庭:防护要升级

  睡眠安全:千万别把吧唧徽章放在孩子床头!儿童呼吸体位高度(约0.8-1.5米)往往是甲醛更容易积聚的区域。

  应急清洁:备点酒精棉片和生理盐水喷雾。接触新快递箱或可疑物品后,及时用酒精棉片擦擦手,用生理盐水喷喷鼻子清洁一下。

  检测指标:如有需要,可以在家中准备一台甲醛检测仪。儿童房的甲醛浓度,强烈建议控制在≤0.05mg/m³(比国标更严格),一旦超标务必采取措施。

  六、除醛是持久战,科学管理不焦虑

  甲醛的释放期确实漫长,可达3-15年。但不必过度恐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指出,在日均接触浓度低于0.1mg/m³(我国现行国标为≤0.08mg/m³)的安全阈值下,并不构成显著的致癌风险。

  记住简单易行的“三个一”原则,轻松管理居家甲醛:

  每天一次对流通风:选在空气较好的早晚时段(避开臭氧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每周一次用肥皂水擦拭: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物品表面。

  每季一次重点检测:关注衣柜、吧唧收纳区等甲醛“重灾区”。

  健康的生活,不在于彻底消灭甲醛,而在于用科学认知和持续管理,将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了解与行动,而非无谓的焦虑。这个夏天,就用这些科学方法,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一个更安心的呼吸环境吧。

  来源:科普中国

cf154953523a9a951059e7e458e5754.png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