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巩义市科协联合新华路街道开普社区,邀请巩义市人民医院石爱丽医生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零距离,科普宣传入人心”急救知识课堂,20余名社区青少年在专业医师的带领下,沉浸式学习急救技能,收获了满满的“安全感”。
课堂现场石爱丽医生通过短视频、动画讲解理论,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并现场指导纠错。在模拟人练习心肺复苏时,孩子们屏息凝神,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到人工呼吸,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的口诀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学生们一个个挨着认真模拟。
“光说不练假把式”,理论讲解结束后,最让人期待的实操环节来了。在石医生的指导下,学生轮流上手体验,模拟气道异物梗阻场景时,大家跟着演示的“剪刀、石头、布”手势,快速掌握海姆立克法的发力技巧,石医生穿梭在各组之间,耐心纠正动作细节:“按压位置要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包扎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要能放进一根手指才合适”。汗水浸湿了额角,但大家眼中的认真丝毫未减,每个人都在珍惜这场“实战演练”的机会。
一堂课的时间或许短暂,但课堂上传授的急救技能,终将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实铠甲。当蓬勃的青春与实用的急救相遇,当专业的技能为成长之路保驾护航,这份“救”在身边的力量,定会成为青少年人生行囊里最珍贵的“护身符”,在每一个需要的瞬间闪耀光芒。
供稿人:巩义市科协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