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动态 科协工作动态

小喇叭里的“防诈盾牌”,守护居民每一份安稳——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永昌社区开展防电诈宣传

来源: 三门峡市陕州区科协 时间: 2025-08-14

  “凡是自称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说你违法犯罪,要求你转账到“安全账户”,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在陕州区永昌社区的居民小区里,这些朗朗上口、直击要害的反诈提示语正通过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喇叭在小区门口循环播放声声入耳。作为科普宣传月的重要举措,永昌社区创新推出“小喇叭反诈宣传”新方式,利用社区小喇叭喊出反诈“最强音”,营造无死角、零距离的反诈宣传氛围,让安全知识真正“声”入人心。

图片4.png

  ●定点广播全覆盖,反诈声音“处处闻”

  永昌社区向各小区发放小喇叭共计10个,确保社区内所有小区宣传全覆盖。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在上下班人流量高峰时期,利用反诈“小喇叭”,播放反诈音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辖区群众切勿上当受骗,让群众在路过、散步、闲聊时都能听到反诈提醒,实现“广播一响,反诈知识传满巷”的效果。

图片5.png

  ●宣讲内容精准达,反诈知识“入人心”

  “大营镇永昌社区提醒您:刷单之前问自己,好事为啥轮到你?转账之前问自己,核实信息多质疑。网恋之前问自己,美女凭啥爱上你?理财之前问自己,盲目投资赔家底。最后一句给到你,问自己问自己,好事会不会轮到你?只要坚持问自己,大冤种就不是你!不是你!”

  清晰简洁的提醒,具体的警示以朗朗上口的短句流淌出来,它提醒着真正的安全,往往始于最朴素的警惕和最日常的提醒。那声音不高亢刺耳,却带着一种日常的、朴素的穿透力,是每日的“守护”播报。这些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它们精准地戳穿了那些披着“馅饼”外衣的诈骗陷阱——那些利用贪婪、恐惧或信息不对称而精心设计的圈套。

图片6.png

  ●常态宣传见长效,反诈责任“落实处”

  组织各小区负责人召开防范电信诈骗会议,告知近期陕州区发生的几起案件的严重性。永昌社区将建立“小喇叭”宣传长效机制,明确反诈小喇叭专项负责人,确保反诈小喇叭每日定点宣传。同时,每周不定期抽查各小区反诈小喇叭宣传情况,压实反电诈工作职责。

图片7.png

  小喇叭虽小,能量却大。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反诈的盾牌交到每一位居民手中。它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强调着,在日复一日的播放中,筑起一道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社区“心”防线。当小喇叭的声音在每个小区门前响起,那已不仅是一种提醒,更是一份来自家人的温暖关怀。永昌社区将持续以声音为盾,以常识为矛,让诈骗分子无路可走,守护我们烟火日常里,那份最珍贵的安稳与信任。

供稿人:杨雅琪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