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科技瞭望

科研人员创建硒化神经干细胞外泌体

来源: 中国科学院 时间: 2025-09-08

  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属于危重急症,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亟待针对其复杂病理机制发展创新治疗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设计并创建硒化神经干细胞外泌体SeNExo,能够缓解神经元凋亡、恢复胶质稳态、重塑胶质-神经网络,在小鼠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模型中获得良好疗效。

  科研团队基于生物剂型工程研究成果,提出硒化神经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新策略。基于外泌体磷脂与硒相互作用,团队发展出细胞膜表面超小纳米硒结晶成核新技术。基于上述技术创建的SeNExo,可以保留神经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活性组分,并能够借助超小纳米硒形成的Se-O键,更高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在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中,SeNExo静脉注射后,通过APOE_LRP1配受体相互作用,跨越血脑屏障后抵达损伤灶,纳米硒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发挥神经元修复功能。通过上述协同作用,小鼠损伤灶面积减少,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研究发现SeNExo在重塑损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多组学测序分析显示,SeNExo可下调神经元内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及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胶质细胞激活相关促炎基因表达,促进胶质细胞恢复稳态;上调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的神经修复互作信号,下调炎症激活和胶质增生互作信号。

  研究进一步将SeNExo治疗应用拓展到创伤性脊髓损伤小鼠模型。静脉给药后,SeNExo跨过血脊屏障抵达小鼠损伤灶,降低损伤灶内活性氧水平,抑制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步态分析结果表明,SeNExo治疗能够延长小鼠前足步幅,增加后足的足印面积和触地强度,改善其运动学功能。

  SeNExo生物相容性高,仅包含源于体内天然微量元素硒和干细胞外泌体组分,具有可冻干、水化复溶的优异稳定性。目前,上述成果处于动物水平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8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供稿人:杨越

审核人:文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