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市科学技术馆开展“眼睛的‘小拖延’——光栅动画探秘”科普课程,通过与科技馆展品联动以及实验操作,让18名孩子深入理解视觉暂留原理及其科技应用。
课程以动画帧拆解为起点,引导孩子们发现静态画面快速切换的成像基础。孩子们通过光栅板实验完成三步关键操作:首先要精准撕膜确保器材功能,其次注意边缘对齐避免画面断层,最后通过速度对照实验验证滑动速率与动画连贯性的量化关系。同时科普辅导员通过解析科技馆“会说话的影子”和“奇妙光栅画”两件展品,将课程与科技馆展项深度联结,以“展项观察→实验验证→原理反哺展品”的教学模式,实现科学思维的闭环训练。
课程最后,科普辅导员详细介绍了从宋代走马灯的热动力动画到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视觉原理的百年探索,并带领孩子们绘制“太阳升起”手翻书,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动态作品,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本次活动充分发挥科技馆场景化教学优势,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实践-创新”的科学学习路径,未来洛阳市科技馆将依托馆内展品,持续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
供稿人:洛阳市科协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