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动态 科协工作动态

【全国科普月】科普专家讲科普-金秋话养生

来源: 漯河科协 时间: 2025-09-22

  白冰,主管药师,漯河市中医院药房主任,河南省中医药科普人才,漯河市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专家库专家,漯河市中药质控中心秘书,漯河市药学科普讲师,漯河市“西学中”讲师,获得河南省科普大赛金奖,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

  万物始于春,成于秋。当梧桐叶初染金黄,中医“秋收”的智慧便悄然绽放。《素问》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这“容平”二字,正是秋季养生的核心密码。“容平”一词描述秋季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自然状态,如何顺应天时,防燥护阴?让我们跟随《黄帝内经》的记载,一起解读古人秋季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有云: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中医视秋季为万物“收敛之季”,肺脏与之相应,皮毛受之润泽,秋气通于内。因此,秋季养生也要遵循“早卧早起”的作息,保持情志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若违背这一规律,易损伤肺气,且影响冬日安康。养肺的关键,藏在“药食同源”的智慧里。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日常饮食正是养肺护燥的最佳途径。

  润肺明星—梨。梨被誉为“天然甘露”,生吃清肺热,熟吃滋肺阴。搭配川贝可以止咳化痰,搭配银耳可以滋阴润肤,搭配百合可以安神润肺,是秋季养肺的优选食材。

  清热生津高手—白茅根。秋季口干、咽干、鼻干等症状,可用一把白茅根搭配半根甘蔗、10个马蹄、一根红萝卜共同煎煮1小时,便是抵御干燥最温柔的良方。

  全家适宜—五白润肺饮。精选百合10克辅以银耳半朵以增其润,莲子10粒添其香,山药3片固其本,杏仁6颗舒其气,让这些原始的食材在水的作用下一起慢慢“舞蹈”30分钟后成汤,可再加蜂蜜轻轻调味,甘甜润肺。此道茶饮润燥养颜,适宜全家饮用。

  除了饮食,穴位按摩也是养肺的简便方法。中医古籍《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列缺穴是肺经要穴,按揉可养肺。其定位方法简单:‌将双手虎口轻轻相交,食指温柔地触碰对侧手腕外侧突起的桡骨茎突,于指尖轻轻下探,那微妙的凹陷之处,便是列缺穴的所在。‌轻轻按压此穴3至5分钟,能有效缓解咽干咳嗽等症状。

  中医养生的智慧蕴含在日常的一粥一饭、一汤一穴之中。金秋时节,不妨尝试以梨炖制一碗晶莹剔透的银耳羹,再煮上一壶温润的五白茶,闲暇之余,轻轻按揉列缺穴,让身体顺应秋之“容平”,与自然同频呼吸。

  喜遇一季金秋,愿君四季无恙!

供稿人:周慧敏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