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科普流量明星

科普·流量明星||“16+8轻断食”翻车了?最新研究揭示惊人健康“陷阱”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5-09-22

微信图片_20250226151012.png

  曾经被奉为"减肥神器"的16+8轻断食法,近期遭遇了科学界的重大质疑。上海交通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将每日进食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可能让心血管死亡风险飙升135%。这一发现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健康和减肥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轻断食的流行与争议

  16+8轻断食法,即每天禁食16小时,将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曾经是社交媒体上最热门的减肥方法之一。无数网红博主和健身达人都在推荐这种看似简单有效的饮食模式,宣称它不仅能够快速减重,还能带来各种健康益处,包括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细胞自噬、延缓衰老等。

  这种饮食法的理论基础看起来相当合理。支持者认为,长时间的禁食状态能够让胰岛素水平保持在低位,促进脂肪燃烧,同时激活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许多人也确实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体重下降和精神状态改善的效果,这进一步推动了这种饮食法的流行。

  然而,科学研究往往比网络传言更加复杂和严谨。随着越来越多的长期研究数据公布,轻断食的阴暗面开始逐渐显现。

  心脏可能不买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对超过20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这项发表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杂志上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研究发现,与正常进食时间(12-16小时)的人群相比,将每日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1%,更令人担忧的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暴增91%到135%。

  这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如果正常饮食的人群中有10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那么长期实行极端时间限制性饮食的人群中,可能会有235人死于同样的原因。这种风险增幅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也颠覆了许多人对轻断食安全性的认知。

  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令人关注的现象,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将进食时间限制在8到10小时内,死亡风险同样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即使是相对温和的时间限制性饮食,对于某些人群来说也可能是危险的。

  除了心血管风险,另一项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的动物实验研究揭示了轻断食对年轻个体的潜在危害。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期长期实行间歇性禁食会严重损害胰岛β细胞的成熟和功能。

  胰岛β细胞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血糖调节能力。在青少年发育期,这些细胞正处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受到损害,可能会导致终身的代谢问题,包括糖尿病风险增加。

  这一发现特别值得关注,因为许多年轻人正是轻断食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往往为了快速减重或追求所谓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采用极端的饮食限制,却不知道这可能给未来的健康埋下隐患。青春期和青年期的代谢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这种可塑性是双向的,既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因为不当干预而受到永久性损害。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短期轻断食可增强血糖稳态和胰岛素敏感性,但长期轻断食并非对所有人群都有相同的益处,尤其是对于年轻个体,长期轻断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看来,轻断食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绝不仅仅是"每天少吃几个小时"那么简单。在我们追求快速减重的同时,这种饮食模式可能正在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肌肉质量,增加心血管负担,甚至为年轻人的未来健康埋下代谢紊乱的隐患。与其盲目追随16+8的热潮,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健康方案。

  来源:科普中国

微信图片_20250226151013.png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