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厚度是表征土壤资源状态和土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层厚度影响着水分和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储存与迁移,进而决定植物根系分布、生物生产力及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或生态脆弱区,土层厚度决定了植被群落的类型与稳定性。喀斯特地区约占据全球陆地表面的15%,地表土层普遍浅薄且空间异质性强,严重制约了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功能。然而,现有的土层厚度测量方法普遍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或误差较大等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联合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研究团队,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试验区,通过标定与实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伽马辐射剂量率,估算喀斯特白云岩坡地土层厚度的新方法。研究构建的幂函数模型在0-35 cm范围内具有较高精度,适合快速获取非破坏性地的有效土壤厚度。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在传统方法难以实施测量的喀斯特薄土坡地上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关研究成果以A preliminary study on Estimating Soil Thickness on Karst Dolomite Slopes Using Ground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 in Sou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Catena上。
供稿人:杨越
审核人:文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