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极端暴雨灾害早期预警与应对挑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学术交流会暨2025年河南省气象学术年会在河南驻马店召开。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潘进军,驻马店市委常委、副市长邵奉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飞主持开幕式。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伟宗参加会议。
会议特邀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人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研究员沈学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矫梅燕、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薛明、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张小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强等作主场报告。
潘进军指出,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智慧,聚焦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早、准、快”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实际的深入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精准适配的实现路径,共商应对之策,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推动气象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提升极端灾害天气早期预警与应对能力,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邵奉公表示,气象工作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阀和助推器。近年来,驻马店市始终坚持“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工作理念,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和河南省气象局的科学指导和大力帮助下,持续完善气象观测网络,深入推进智慧气象建设,不断强化灾害预警能力,全市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驻马店气象事业发展,同时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成果转化,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
来自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全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多省气象部门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设置五个分会场,与会人员分别围绕极端天气应对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气候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气象探测、人影与雷电防护,农业气象与生态服务,气象服务应用与科学普及(二十四节气)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会议还进行书面交流学术报告148篇。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极端暴雨灾害早期预警与应对挑战座谈会,与会专家院士、业务代表、地方行业部门及青年代表围绕气象防灾减灾、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及基层强降水防范应对等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学会主办,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驻马店市气象局承办,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和水文气象学专业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沿黄九省(区)气象学会协办。
供稿人:河南省气象学会
审核人:学会学术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