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新乡县七里营镇春罗杨中心小学的50多名师生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所——新乡综合实验基地,开启了一场主题为“小水滴大冒险——探寻泥土王国的丰收密码”的科普之旅。
活动伊始,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刚刚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奖先进个人”称号的刘源博士,以一个充满趣味的问题拉开了科普讲座的序幕:“大家看,这块黄褐色的土来自平原,那片深红色的土藏在山地,还有透着光泽的紫色土、肥沃的黑色土——它们为啥能穿上这么多‘彩色外衣’?”这个问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点燃了现场孩子们的热烈气氛,大家纷纷竖起耳朵,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好奇。刘源博士结合生动短片,将土壤颜色的奥秘一一道来。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互动环节,孩子们更是热情高涨,争相回答“土壤有什么用”的问题。有的孩子说“能种庄稼!”,有的孩子喊“可以捏泥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刘源博士笑着补充道:“土壤还是‘超级食堂’和‘生态海绵’,不仅能供养植物、锁住水分,还能净化环境,甚至可以入药和加工食用。”这一补充,让孩子们对土壤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原来平凡的土壤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奥秘和价值。
随后播放的“玉米的一生”动画短片,揭示了作物生长与水的密切关系。当孩子们看到一株玉米需消耗约400瓶矿泉水时,纷纷发出阵阵惊叹。这个直观的数据,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水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节水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生根。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科普讲座,更是一次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对科学热爱的启蒙课。
师生们还实地参观了“地眼”——地中渗透仪观测群组。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农业科技如何精准监测水、土与作物的互动。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像一个个敏锐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土壤中的水分变化、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等。孩子们围在仪器旁,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这次实地参观,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神奇与强大,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科技可以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能够让我们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耕种。
最后的净水小实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同学们亲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在实践中理解水净化的原理与重要性。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各种材料组装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期待。当看到原本浑浊的水经过自己制作的装置变得清澈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这个实践过程,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亲身体验,他们深刻理解了水净化的过程和意义,也更加明白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珍惜粮食、爱护水土的种子,更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未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将继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走进更多校园,传递知识和科学精神,带领孩子们探寻科学奥秘,在心中种下探索与热爱的新芽。
供稿人:赵津、郭明梅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