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大学生科学报国的精神动力和工程伦理责任感使命感,9月22日,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焦作市首席科普专家仝兆景在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华罗庚科学家精神宣讲,通过生动讲述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卓越科学成就及宝贵精神品质,为机器人专业学子注入科学报国的精神动力。
仝兆景首先梳理了华罗庚的生平脉络。从出身贫寒却痴迷数学,在逆境中坚持自学,到凭借才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用,后赴英留学深造,再到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科学事业。华罗庚公开信号召广大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海外留学生报效祖国。他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人生轨迹,让在场学子深受触动。
在科学成就方面,仝兆景重点介绍了华罗庚在数论、代数、函数论等领域的突破性贡献。他提出的“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重要理论,为数学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推广的“优选法”“统筹法”,更是将高深数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生动诠释了“把数学用于祖国建设”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与当下机器人专业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融合的发展高度契合,引发学子强烈共鸣。
此外,仝兆景深入剖析了华罗庚科学家精神的闪光点:一是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即便在疾病缠身、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仍从未停止对数学真理的追求;二是胸怀家国的奉献精神,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效力,始终以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为己任;三是务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让科学成果真正服务社会。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华罗庚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在机器人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努力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人:仝兆景、侯东恒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