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调研宣传 智库基地

河南科技智库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举办“制造强省科技赋能:加快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专题学术沙龙

来源: 省科协调研宣传部 时间: 2025-10-0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建设“制造强省”,9月29日,河南科技智库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举办“制造强省—科技赋能:加快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特邀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河南钢铁集团洛铜集团、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智库基地负责人、省委党校校务委员、党组成员李剑力教授,研究基地成员、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宋伟教授,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贺卫华教授,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梁红军教授参与互动交流。研究基地成员、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陈晨副教授主持研讨会,研究基地成员和党校有关部门教研人员共计20余人参会。

图片1.png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立足我省制造业发展现状,聚焦“制造强省”“科技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深入剖析了当前河南制造强省建设的痛点难点,提出既具前瞻性又具实践性的发展路径与应对策略。

  省工信厅数字化和未来产业处处长李洋介绍了全省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我省制造业在综合发展质效、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当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瓶颈,应聚焦“两高四着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开发区能级提升、优质企业梯次培育等五大行动,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为加快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省商务厅开发区发展处处长张伟重点介绍了我省经开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省共有45个经开区,包括9个国家级和36个省级园区,已逐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多个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但由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协同机制不畅、创新生态尚未完善等原因,经开区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传较多问题。下一步,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构建“一核引领、双轮驱动、三大支撑”的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为全省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省科技厅新材料科技处处长穆广涛指出,近几年来,河南创新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制造业“链主”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促进产业创新资源协同、营造优良科技创新环境等,为我省制造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需着力破解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产业链完备性和协同性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应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河南钢铁集团洛铜集团总经理王慕文以河南钢铁集团为例,分享了钢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路径。他指出,钢铁企业要塑造竞争新优势,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将节能降耗与绿色制造作为发展重点,并将技术创新纳入企业长远战略。同时,应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打造高水平中试研发平台,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志霄聚焦我省先进计算产业,探讨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思路,应围绕关键环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不断夯实计算产业基础、强化算力融合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等,全力推动先进计算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智库基地负责人李剑力教授总结认为,座谈会主题鲜明,紧密围绕“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建设制造强省,各位专家结合专业领域,思考深刻,既有面上的宏观把握,也有点上的深入剖析,既有理论层面分析,也有基层实践探索,这些真知灼见为河南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供稿人:河南科技智库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供稿

审核人:省科协调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