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9月29日,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焦作博爱县科协联合博爱县妇联在磨头镇清化竹器非遗传承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传统清化竹编技艺科普培训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辖区附近村庄的30名竹编爱好者参加,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学习热情高涨。
活动现场,清化竹器非遗传承人王瑞彬亲自授课,从清化竹编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讲起,让学员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实操环节,传承人展示了选竹、破竹、去节、分层、定宽、刮平、编织等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工序,并手把手地指导学员们进行实践操作。学员们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遇到问题积极向老师请教,现场互动频繁。
来自附近村庄的李大姐表示:“以前就觉得竹编工艺品特别好看,但一直没机会学习。这次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感觉特别幸运。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还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特别有意义。”
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生产用品、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具有质地优良、结构精巧等特点。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一传统技艺面临着传承困境。
博爱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次科普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清化竹编技艺的认识和了解,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博爱县妇联工作人员也介绍,未来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并探索将竹编技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清化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清化竹编技艺科普培训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妇女同胞提供了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在弘扬传统文化与促进地方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稿人:李平、侯东恒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