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调研宣传 智库基地

河南科技智库农业强省战略研究基地召开“银龄助农行动”学术沙龙活动

来源: 省科协调研宣传部 时间: 2025-10-21

  10月17日,河南科技智库农业强省战略研究基地组织召开了“银龄助农行动”专题学术沙龙活动。活动邀请了河南省农科院原院长、省老科协名誉副会长马万杰、河南省委组织部原二级巡视专员曹永鹏、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原局长、原二级巡视专员张西瑞、河南农业大学原校工会执行主席闫耀礼、驻马店市农科院原书记胡向尚、安阳市农科院原副院长杜瑞民、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张慎举等专家学者参加。与会成员围绕“银龄助农行动”的工作进展、实施现状、存在问题、优化改进措施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基地核心成员、河南省农科院原副院长乔鹏程研究员主持活动。

图片1.png

  与会专家首先就“银龄助农行动”的整体推进情况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效组织引导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干部等“银龄”力量参与农业农村工作,是缓解乡村人才短缺、盘活老年人力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各方分享了在组织退休农业专家和老干部组建科技服务队、参与技术指导、项目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初步成效。

  围绕行动深化与质量提升,与会专家提出了以下针对性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机制支持。专家指出,应明确“银龄助农”的定位与权益保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沟通汇报机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的持续支持,为银龄贡献行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聚焦服务实效。多位专家强调,行动应紧密结合农业强省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具体产业项目,精准对接银龄专家的经验智慧,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转化。要着力搭建高效服务平台,整合涉农部门资源,组建专业互补的专家团队,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动知识更新与协同创新。专家建议,面对农业科技快速发展,老科技工作者也需注重知识更新,积极了解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新业态。同时,应探索建立银龄专家与在职科研人员、青年技术骨干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传帮带”合力,促进协同创新。四是着力破解人才短板。讨论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认为“银龄助农行动”不仅是技术传递,更是对农村本土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通过专业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和农村青年提升技能,为乡村培育留得住的技术力量。

  最后,河南省农科院原副院长乔鹏程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本次沙龙取得的成果。他通过高油酸花生推广、有机农场运营等成功案例,进一步阐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老科技工作者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企合作、参与技术改良方面的独特价值。他指出,未来的“银龄助农行动”需要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和必要的投入,完善银龄专家知识更新与内外协同机制,更有效地将老专家的经验优势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本次沙龙活动体现了基地在汇聚智力资源、服务农业强省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为深化“银龄助农行动”实践、探索退休科技人才服务乡村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决策参考。


供稿人:河南科技智库农业强省战略研究基地

审核人:省科协调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