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科普流量明星

科普·流量明星||两杯瓠瓜汁,竟然让她在鬼门关走一遭?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5-10-23

微信图片_20250226151012.png

  常见的食物中也会藏着致命的风险吗?这位女士一定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一、突如其来的不适

  64岁的C女士因为突然出现的虚弱、恶心、呕吐、腹泻和下腹痛,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被送往急诊室。

  这些症状出现在她饮下两杯自制的瓠瓜汁之后数分钟,多年来,她每天都这样食用从商店买来的瓠瓜,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的瓠瓜尝起来异常苦涩。

  急性胃肠炎吗?这是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医生们会首先想到的可能。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往往和食物保存不当、致病菌过度繁殖有关。变质不那么明显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往往还需要数小时的时间进一步繁殖,才会引发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可C女士仅仅进食后几分钟就发生了不适症状,太快了,不太像是急性胃肠炎该有的速度。

  如果症状由瓠瓜汁引起,如此迅速的反应,就很像是中毒。但也可能不是食物的问题,只是某个疾病恰好发作在她进食之后,比如急性阑尾炎、缺血性肠病等等。

  明确诊断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但医务人员还未来得及有更多的动作,C女士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

  二、急转直下的病情

  刚入院时,她的心率130次/分,血压142/90mmHg。心率过快,血压也偏高,但她正在腹痛,既往又有高血压的病史,这两个数值可以有说得过去的解释。然而数分钟内,C女士的血压突然跌至46/27mmHg,四肢冰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如果不立即处理,她顷刻之间就将死于休克!

  虽然还没完全搞清楚怎么回事,但心脏B超显示没有心包积液,说明不是心包填塞、泵血动力不足导致的低血压,腹部B超没看到腹主动脉瘤,腹腔内没有明显的游离液体,说明也不是腹腔内急性的隐性失血导致的低血压。心脏B超提示左心室高动力,心电图出现弥漫性ST段压低,提示患者现在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迅速的综合评估之下,医务人员当机立断,根据经验为C女士静脉输注了1000毫升液体和广谱抗生素——先把生命体征维持住,再腾出手来做别的!不出意外地,输液后的C女士血压很快升到了118/68mmHg的正常值,医务人员也抓紧时间为她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

  三、扑朔迷离的病因

  然而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结果足以解释她的情况。

  就连中毒的猜想也没能得到证据支持,C女士否认饮酒,除了按规定服用医生开具的控制慢性病的处方药之外,没有服用其它任何药物,血清毒理学检测也正常。

  C女士反复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但总能在静脉输液后得到及时缓解。再后来,她又出现了呕血和持续的腹泻,医生进行了输血、护胃等对症治疗,胃镜检查发现呕血似乎是继发于休克的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休克时血液灌注不足,胃黏膜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损伤所导致的后果。

  在重症监护室持续性的支持性治疗之下,C女士于5天后逐渐康复,她的血压终于稳定下来,休克症状不再反复,各项指标也慢慢趋于正常。

  四、抽丝剥茧的分析

  在排除掉各种可能的休克病因后,医务人员根据“瓠瓜发苦”这一信息,以及摄入后数分钟发作的时间特点,给出了“毒南瓜综合征(toxic squash syndrome)”的诊断。

  “毒南瓜综合征”是一类名叫“葫芦素”的毒性物质引发的一系列中毒症状。葫芦素原本是包括南瓜以及本案例中的瓠瓜在内的葫芦科植物合成的一种毒素,它的苦味可以驱赶昆虫,也让人类及其它动物望而却步。漫长的农耕文明里,人类筛选、培育了多种多样的葫芦科植物作为水果、蔬菜,绝大多数已经不含或仅含有极少量的葫芦素[1]。但一些偶然的情况下,个别葫芦科的瓜果会突然“血脉觉醒”,像老祖先一样合成大量的葫芦素,这便是本案例的C女士遭遇的瓠瓜所发生的情况。

  大量摄入葫芦素后,患者通常在数分钟到一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低血压等症状,还常常有血液浓缩、转氨酶升高等表现,这些情况与C女士的病情均相符。葫芦素的细胞毒性和腐蚀性可导致胃黏膜损伤,有些患者还出现近端十二指肠充血、糜烂等症状。C女士的呕血症状虽然疑似休克后胃黏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葫芦素的腐蚀性可能也促进了这一病情。另外,一些病例报告显示葫芦素中毒会导致延迟性(1-3周)大量脱发。医务人员在对C女士电话随访时了解到,C女士同样在中毒的2周后出现了弥漫性脱发,这进一步佐证了诊断。

  血液和尿液中的葫芦素浓度不易检测,所以葫芦素中毒只能根据患者的饮食史、发病特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判断,且需要谨慎、全面地排除其它可能导致致命性休克的情况。C女士的情况确实凶险,好在她及时就医,在果断、专业的支持治疗下得到了全面的康复。这个案例于2022年11月发表于《加拿大急诊医学》杂志上[2]。

  五、日常生活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葫芦素并不仅存于南瓜或者本案例的瓠瓜中。凡是葫芦科的瓜果,包括但不限于丝瓜、冬瓜、黄瓜、西葫芦、甜瓜、香瓜等等,都有可能出现个别富含苦瓜素的个体[1]。

  很多人出于对新鲜食材的信任,以及珍惜粮食的美德,即便瓜果发苦也不愿意轻易浪费。在葫芦科的瓜果面前,还是“奢侈”一点,坚决不吃苦为好。

  参考文献:

  [1] Gry J. Cucurbitacins in plant food[M]. Nordic Council of Ministers, 2006.

  [2] Prudhomme N, Pan A, Hendin A. Toxic squash syndrome: a case report. CJEM. 2022;24(7):780-782. doi:10.1007/s43678-022-00358-1

  来源:科普中国

微信图片_20250226151013.png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