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郑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驶入登封石道乡东区小学、登封告成镇中心小学、惠济区实验小学纪元校区及巩义市第五小学,将前沿、有趣的科学体验直接送到4600余名师生的面前。

模式创新:从“静态展示”到“沉浸式互动”的体验升级。
本次行程摒弃了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精心构建了“科普展品体验+机器狗互动”的双核驱动模式。一方面,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无弦琴”、“锥体上滚”等经典展品,将课本上抽象的物理定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直观认知,实现了从“听科学”到“玩科学”的转变。另一方面,机器狗的引入,成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生动载体,让孩子们在惊叹与欢笑中,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好奇。


价值延伸:从“激发兴趣”到“赋能成长”的教育赋能科普大篷车的核心价值。
当孩子们的眼睛因电磁现象而闪耀,当他们的双手因动手实践而忙碌,这种“动手即思考,体验即学习”的过程,有效弥补了县域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将优质科普资源精准地“滴灌”县域学校。


精神传承:从“科普服务”到“播撒希望”的社会责任。
郑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所到之处,不仅带来了展品,更带来了一种精神。郑州科技馆的科普轻骑军不畏路途遥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传递着科学探索的执着与热爱。当孩子们围着展品不愿离去,当老师们感慨“这样的活动太需要了”,郑州科技馆的每一位科普人深刻地感受到,科普大篷车承载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是对科学探索的希望,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的一颗颗火种。
展望未来,郑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将继续以创新模式打破传统科普的壁垒,以“精准滴灌”滋养县域教育的沃土,将科学的火种播撒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持续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供稿人:思倩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