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洛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友军教授组织专家服务团,联合汝阳县科协深入内埠镇、刘店镇,围绕当前甘薯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农情调研与技术指导服务。此次行动是聚焦良种应用、病害防治与科学贮藏等关键环节,旨在精准对接生产一线需求,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甘薯产业稳产提质、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汝阳县农业生产面临复杂气候挑战,前期持续高温干旱、降水偏少,影响甘薯块根膨大和植株正常生长;进入收获期前后,又遭遇连续降雨,导致田间湿度过高、土壤板结,不仅延缓采收进度,更显著增加了甘薯在田间和贮藏期病害发生的风险。调研中,专家团队实地察看了多个甘薯地块,围绕当前高发的黑斑病、软腐病、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详细讲解病害识别要点、绿色防控策略及科学用药方法。同时,针对薯块含水量偏高、易腐烂等问题,专家们重点指导农户做好采后处理,从晾晒控湿、伤口愈合、入窖筛选到贮藏期间的温湿度调控、通风管理等环节,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并强调“防重于治、管优于救”的科学理念。同时,调研中多位种植户反映,今年种植脱毒薯苗的地块,即便遭遇不利天气,仍表现出较强抗病性,烂薯率明显降低,产量损失显著减少,充分说明了“良种先行”在稳产保供中的基础性作用。
李友军理事长在调研中指出,甘薯作为汝阳县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稳产保供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区域农业韧性,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更需强化“良种+良法”意识。下一步,市农技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整合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开展精准化、常态化技术服务,切实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应对风险、提升效益的现实生产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供稿人:省农技协
审核人:王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