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言 “高低肩是侧睡导致的”
网上不少短视频都声称“奉劝大家别侧睡了,会高低肩”“你的高低肩就是侧睡导致的”,这让不少人都开始焦虑。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不准确。
高低肩并非由侧睡直接导致,其根本原因通常在于日常长期姿势不当引发的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存在脊柱侧弯等结构性因素。侧睡作为一种常见睡姿,在枕头高度适宜、身体保持自然对线的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引起肩膀高度不对称。
真正导致高低肩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期单侧背包、伏案姿势不正确、习惯性翘二郎腿等,此外,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或长短腿等结构性问题,也会表现为肩膀高低不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侧睡不是根源,但若长期固定朝向某一侧睡觉,且枕头高度不合适——过高会使颈部侧弯、过低则导致侧倾,可能加剧已有的肌肉紧张和关节排列异常,成为加重高低肩的“助推因素”。
相信很多人照镜子时,发现自己一边肩膀高一边低,第一时间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长期侧睡造成的。就像很多短视频声称的一样,想当然地认为“长期侧睡,肩膀两边受力不一样,肯定导致高低肩”。
先说结论:侧睡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高低肩,真正的原因往往更复杂,涉及肌肉失衡、不良坐姿、甚至是脊柱发育异常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拆解这个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高低肩?
首先,高低肩是指人体两侧肩胛骨前后位置不对称,一侧肩胛提肌和斜方肌过于紧张,外观上表现为一侧肩膀高一侧肩膀低。
要提醒的是,轻微的肩膀高低差异是非常常见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完全对称”的,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判断是否存在“功能性”或“结构性”的高低肩,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对镜自检法:站在镜子前,双脚与肩同宽,放松站立,观察双肩是否明显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衣服线条观察:穿上有肩线的衣服,看看肩线是否一边高一边低。
拍照对比:请他人从正后方拍照,观察肩膀、肩胛骨是否对称。
专业评估:最准确的方法是请医生进行评估,判断是否为肌肉失衡或骨骼结构问题。
如果只是轻微不对称,且没有伴随疼痛或功能障碍,一般无需担心。
侧睡真的会造成高低肩吗?
答:不会直接造成,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加重已有的不对称。
侧睡本身是正常的睡姿,只要枕头高度合适,脊柱保持中立,肩膀并不会因此“被压塌”或“变形”。问题出在“错误的侧睡方式”,比如枕头过低或过高,导致颈椎侧弯,肩膀长期受压;或总是习惯性朝同一侧侧睡,造成肌肉张力不均。
但即便如此,侧睡也只是“诱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真正导致高低肩的因素往往早已存在。
所以,与其责怪侧睡,不如检查自己的睡姿是否科学、枕头是否合适。
导致高低肩的真正原因
高低肩的成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和结构性。其中,功能性高低肩是可以通过锻炼和调整改善的,而结构性问题则需要医生的专业诊治。
导致功能性高低肩(最常见)的原因
1.长期单侧背包或提重物:让一侧肩膀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不良坐姿或站姿:比如总是歪着坐、翘二郎腿、偏头看手机,比如经典的“葛优躺”。
3.肌肉失衡:某些肌群过度紧张(如斜方肌、提肩胛肌),而对侧肌群无力。
4.运动习惯不对称:如网球、羽毛球等单侧运动。
5.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根病或神经受压同样会导致高低肩。
导致结构性高低肩(少见)的原因
1.脊柱侧弯: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未被发现的轻度脊柱侧弯,最终会导致肩膀不对称,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2.骨盆倾斜或长短腿:骨盆歪斜会影响脊柱和肩膀的排列。
3.先天性骨骼发育差异:极少数人天生肩胛骨位置不同。
如何改善高低肩?
如有存在功能性高低肩,那么改善的关键在于“找准原因,对症下手”。
首先是日常习惯调整:
1. 避免单侧背包、提重物,尽量双肩分担。
2. 纠正坐姿与站姿,保持脊柱中立。
3. 减少低头玩手机的时间,避免颈部前伸。
其次是睡眠条件的优化:
1. 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让颈椎保持自然曲度。
2. 左右侧睡交替,避免长期压迫同一侧。
3. 床垫不宜过软,以支撑脊柱自然排列。
最后是功能训练与放松:
1. 加强肩胛稳定肌群(如前锯肌、斜方肌)的训练。
2. 长时间伏案工作后适当拉伸紧张的肌肉,如上斜方肌、提肩胛肌。
3. 进行肩胛骨控制训练,改善肩部动态稳定性。
当然,也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康复医师可辅助进行手法松解、肌肉激活训练。如怀疑有脊柱侧弯,建议拍摄脊柱全长x线并咨询骨科医生。
总之,高低肩并不是侧睡“睡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侧睡不是原罪,关键在于你的睡姿是否科学、生活习惯是否平衡。
与其纠结“是不是侧睡害了我”,不如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姿势、锻炼肌肉平衡,才是改善高低肩的根本之道。
照“谣”镜
这类谣言往往听起来“很有道理”,符合直觉,但违背科学原理。
其核心特点是将“相关性”偷换为“因果性”,经典套路是:将一个符合直觉的简单原因,强加于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现象上,从而误导公众,掩盖了真正需要关注和纠正的核心问题。
具体来讲,就是:谣言发现 A 现象和 B 现象经常同时出现(比如侧睡的人里有一部分有高低肩),就武断地得出 A 导致 B 的结论,它忽略了可能存在一个更深层的 C 因素(如长期不良坐姿)同时导致了 A 和 B。这种简单的归因,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真正根源。
识别该类谣言的关键,就在于警惕那些听起来“太简单、太完美”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美 奈特 Netter, Frank H 1906-1991).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邱贵兴,庄乾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11):3.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11.019.
来源:科普中国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