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科普流量明星

科普·流量明星||别乱囤,赶紧扔,甲醛超标!你家一定有→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5-11-21

4f36c95e841ee5dbcce8f0f886553db.jpg

  趁着换季和“双十一”优惠,很多家长都进入了「买买买」模式,一家人的衣服、鞋子,孩子的零食,自己用的化妆品、洗护用品……

  要说家家都有、最近尤其多的,肯定是它——快递纸箱。

  纸箱在拆开后,不少人会选择攒着再一次性丢掉或回收卖钱;还有的会把质量好一点的快递箱子稍微改造后作收纳用。

  真心建议——快递箱不要囤,最好都不要带进家门。

  纸箱会释放有气味的气体

  从外观上看,纸箱「人畜无害」,但如果鼻子灵光一些,很容易注意到纸箱是有气味的,甚至是刺鼻的气味。

  纸箱会释放有气味的气体是——TVOCs。TVOCs是指总挥发性有机物,包括了沸点在50℃到260℃之间的各类有机化合物,包括我们闻之色变的苯、甲苯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让我们感到愉悦的气味,如食物、香水里的香料气味。

  能够产生TVOCs的东西其实有很多,哪怕是家中的绿植,也在释放着TVOCs。这些自然产生的TVOCs浓度低、通常无害,对人体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像快递纸箱产生的TVOCs,就不同了,其中包含对人体多个系统都有害的成分,比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一两个箱子没啥大不了的,但一大堆箱子一起释放,一直囤积在家里,TVOCs不断积聚,总量就不低了。

  如果是受潮发霉的纸箱,还会产生霉菌TVOCs,其包含多种有害成分,吸入后会直接刺激呼吸道。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呼吸道疾病与苯系污染物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

  像很多纸箱都有油墨印刷图案,甲苯就是最为常用的一类溶剂,如果油墨中的溶剂没有挥发完全,放在家中继续挥发,就会产生有害的TVOCs。

  一些TVOCs的旅程终点不是肺,它们可以被细胞吸收,进入血液以及其他器官,对器官乃至神经系统都有影响。

  在常温条件下,TVOCs就可以缓慢挥发,弥散到空气中,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现在已经开始供暖了,开窗通风也少了,TVOCs更容易在室内积累。加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无疑是「雪上加霜」。

  纸箱另外一个“健康杀手”——甲醛

  早在今年7月份,「快递箱有甲醛」的消息就上了热搜。

  测试显示,在一些快递站点,甲醛浓度值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虽然纸制品本身一般不含甲醛,但生产过程中很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引入甲醛。

  胶黏剂:部分低成本纸箱使用含甲醛的脲醛树脂胶或酚醛树脂胶,这些胶黏剂在常温下可能缓慢释放甲醛。

  表面涂层:纸箱的防水、防潮涂层或油墨可能含有甲醛或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包装:为降低成本,一些商家会用低价劣质的胶带、塑料制品对纸箱进行快递包装,其中可能会引入甲醛。

  回收纸:以废纸为原料的纸板可能因前期印刷或处理残留甲醛,尤其是一些未经严格处理的回收纸。

  因此,当大量新纸箱、壁纸或涂有防水层的纸制品堆放在狭小空间,就有可能造成甲醛污染,尤其在高温环境下,甲醛挥发速度会加快。

  除了纸箱这些物品可能也暗藏甲醛

  手机壳

  一些小作坊为压缩成本,在制作手机壳的过程中使用工业胶水,可能导致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如果刚买的手机壳有浓烈的塑料味,手机发热时刺鼻的味道更明显,就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了。

  毛绒玩具

  部分毛绒玩具中的甲醛主要来自玩具表面的纺织品。工厂在制作纺织品的过程中,会添加柔软剂、固色剂、防水剂、黏合剂等助剂,来提高纺织品的防缩、免烫等性能,这些助剂中就含有甲醛。颜色越鲜艳的毛绒玩具,甲醛含量可能就越高。

  仿瓷碗

  仿瓷碗又称密胺餐具,合格的密胺餐具是没问题的,一旦被错误使用,如高温使用、接触酸性食物,就会增加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析出风险。

  “捏捏乐”玩具

  据实验数据,部分“捏捏乐”玩具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已超过1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当于新车内饰未通风处理时的空间环境。

  凉席

  凉席多采用竹、藤、草等天然物质,生产过程中难免用到杀毒、漂白工艺。部分双面凉席还可能使用特定胶水黏合,导致很多凉席中存在甲醛。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甲醛超标了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化学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入一级致癌物名单,长期接触可诱发鼻咽癌、髓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甲醛超标了:

  头晕、头疼、大脑缺氧:当甲醛超标严重时,容易出现呼吸不畅,还会引发头晕、大脑缺氧等症状,出现浑身乏力、头疼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情况。

  咳嗽、感冒、水肿:甲醛超标还可能引起咳嗽、感冒甚至发烧。此外,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当人体在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受到严重的刺激,身体也会出现水肿反应。

  皮肤过敏:甲醛超标也有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如瘙痒、红疹,多发于脸部、手部和脖颈等部位。

  眼睛干涩、流泪:当室内甲醛超标,眼睛也很容易感知到异常情况,比如出现干涩、酸胀、流泪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拒绝甲醛毒害不妨试试这几招

  勤通风

  日常生活中多通风,多净化室内空气,不在卧室堆放大量含甲醛物品。

  放置水盆、使用甲醛净化喷剂

  甲醛易溶于水,可以在房间放置装有自来水的水盆,或使用甲醛净化喷剂,降低甲醛含量。

  不买“三无”产品

  购买日常用品,查看是否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安全警示、使用注意事项等,不买“三无”产品。

  注意物品的气味颜色,带有强烈香味或刺激性异味、色彩过于绚丽的文具、毛绒玩具等物品,可能添加了更多化工用剂,应谨慎购买。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勤开窗、多通风及时处理快递纸箱,若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来源:科普中国

cf154953523a9a951059e7e458e5754.png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